Mozilla 基金會近日發布一份報告,直指 YouTube 的影片推薦演算法存在問題,不僅經常推送與用戶興趣不符的內容,還有可能傳播虛假資訊與仇恨言論。對此,Mozilla 提出兩個簡單有效的方法,幫助用戶改善演算法所帶來的負面影響。
根據報告指出,許多用戶習慣依賴 YouTube 的自動推薦來發掘新內容,但這些推薦往往不如預期,不但讓人感到失望,還可能影響觀看心情。Mozilla 建議,用戶可以從管理自身數據入手。首先,可進入 YouTube 的「數據管理」介面,檢視「觀看記錄」與「搜尋記錄」兩個分類,將自己不想再看到的影片或搜尋紀錄刪除。這樣做能讓演算法避開這些資料來源,從而改變日後的推薦結果。
若想更徹底重設演算法推薦邏輯,用戶可透過 YouTube 手機應用程式,進入「設定」內的「記錄與隱私」選項,選擇「清除觀看記錄」和「清除搜尋記錄」。這類似恢復系統預設值的操作,讓 YouTube 重新建立使用者的內容偏好,重新調整推薦方向,對於希望重新開始的用戶相當實用。
另外,Mozilla 亦指出,如果用戶認為演算法過度干擾觀看體驗,可採取更多應對措施。舉例來說,關閉影片的「自動播放」功能,能有效防止平台自動跳轉至其他不感興趣的內容。用戶亦可在設定中關閉「推薦影片通知」,減少不必要的干擾。若希望更進一步保護隱私,建議使用「無痕模式」觀看影片,避免系統記錄觀看行為。
除了這些技術上的操作,Mozilla 也提醒,最根本的方法仍是控制觀看時間,不讓自己過度依賴平台推薦。畢竟,演算法雖然便利,但也可能陷使用戶於「內容泡泡」中,限制了多元觀點的接觸。
這份報告不僅揭示了 YouTube 推薦系統潛在的問題,也突顯用戶自身可以採取的主動措施。只要懂得設定與管理,便能有效改善觀看內容質素,提升整體使用體驗。對於經常對推薦影片感到困擾的用戶,不妨參考 Mozilla 提出的建議,親自嘗試調整演算法的方式,或許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。